宽永通宝是日本历史上铸量最大、铸期最长、版别最多的一种钱币,同时也是流入我国数量最多的外国钱币之一。它始铸于日本第108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(1626年),从1636年开始大量铸造。当时日本各地的钱炉均有铸造,至明治 初年还在使用,前后流通长达240余年,后因德川幕府 灭亡而废止。宽永通宝钱在长期的中日贸易 及交往中不断流入我国,至今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。
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半两和五铢钱 在日本多处出土即是明证。到唐代,两国交往更加密切,互派使节,而且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。历年来出土的唐代开元通宝钱数以万计。而日本最早的方孔圆钱"和同开宝 (王尔)"钱就是仿开元通宝钱而成,在我国也有发现。到了宋、明两代,两国经济往来更加频繁,中国钱币继续大量输往日本。后来,日本仿铸中国宋、明的年号钱 ,也用汉文,名称一样。这些钱币以及其他的日本年号钱也大批流入我国。当然,宽永通宝是最为常见的。
宽永钱遍及我国城乡各地,东南沿海各省更是多见。由于中国历史年代表上找不到"宽永"这个年号,不少初学者时有来信询问的。其实,还有不少邻国旧古钱币 在我国流存着,象朝鲜的"常平通宝 "、越南的"景兴通宝(巨宝)"等不断发现。正是这些钱币的存在,反映着我国古老文化对历史文化所起到的具大作用,并成为中日两国以及其他邻国友好往来的历史实物见证。